暑假又到了 还在想去哪儿开心嗨皮?
出远门太累
近郊游嘛 好像也没有什么新鲜景点 …… 你不知道的是 个旧有好多个“冷门景点” 不仅可以看到美丽风光 还可以亲近大自然 边玩边学习知识 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个旧的科普教育基地吧 个旧市绿水河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个旧市蔓耗镇绿水河热带雨林度假区内,毗邻红河,风景秀丽,占地约6000亩。科普园于2002年成立,2007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环境教育基地。 绿水河科普园位于热带雨林度假区内,科普园内利用实物、模型、图片、标本、文字等形式,集中建设了昆虫常识、昆虫生物学、昆虫习性、植物常识、电力科普、民族文化等六个展室。 这里收集了100多种昆虫标本,培植了当地5种以上珍稀植物,种植78个物种。科普园内种植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多歧苏铁、望天树、金花茶、桫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老虎花,红河苏铁等热带植物。 绿水河科普教育基地多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学生们的动植物知识,提高学生们对保护自然、关爱生态的意识,同时接待各类学习考察团队到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和考察,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云南锡博物馆是由云锡控股公司投资的公益性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5600㎡,于2007年2月建成并正式开馆,同年12月被列入云南省第六批科普教育基地,是世界第一个,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以锡为主题的博物馆。 云南锡博物馆陈列展示区分为八个厅:除序厅外分别是综合厅、历史厅、资源厅、科技厅、品牌厅、文化厅、展望厅和演播厅,共收藏文物、标本、模型、雕塑、照片等藏品近6000件。 展品所反映的内容历史跨度大,覆盖面广,涵盖国内外锡业科技及生产经营方面的大量信息,勾勒出个旧锡业自西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发展脉络,展现出云锡自1883年至今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 博物馆的展览布局以云锡发展历史为经,以锡生产工艺和人物、文化为纬,浓缩展示云南锡工业,尤其是云锡一百多年来的发展演变历史,锡生产技术的变革以及人文精神、社会面貌变迁,成为向社会提供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的重要基地。 自开馆以来,云南锡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游客71795人次,其中接待学校安排的科普活动120多次,12151人次。
个旧市锡城镇农业科技园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个旧市锡城镇戈贾森林公园沿线及周边村寨,由个旧市锡城镇人民政府承担建设。基地利用距个旧市区近、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等特点,建一个集“生物资源、民族文化、农耕文化、青少年科普、科普服务站” 为一体的微型科技馆。 这里有金竹林种植基地、糯包谷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生物药材种植基地、金雀花种植基地等科普示范基地面向社会,使科普宣传融入寓教于乐中,为个旧市民众提供科普服务。 在这里,曾举办了ITRA国际越野跑赛事活动、山地自行车越野公开挑战赛等多种体育赛事活动,共举办科普展览60次,科普讲座30次,累计参观人数8万余人次。提升了大众科学素质,科普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丰富拓展了科普资源和手段,也推动科普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个旧气象观测站科普教育基地原地址位于个旧市金湖东路气象小区内,通过对个旧气象观测站及办公业务进行整体搬迁到气象路28号(个金公路至戈贾村岔路口附近),新的科普教育基地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作为个旧市气象局开展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的核心和依托,主要由气象台进行管理和使用,属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 个旧气象观测站科普教育基地设有这些场所:观测场、天气会商室、气象灾害预警业务平台等。 个旧气象观测站科普教育基地拥有这些现代化气象设备: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地面气象卫星接收系统、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接收系统、天气预报可视会商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业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人工增雨防雹设备、Micaps气象信息处理等。 个旧市气象台多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气象科普小知识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学生开展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能力,加强了市民的气象科普知识。 这么多好玩有趣 又能学到知识的地方 作为个旧人的你 “打卡”了几个?
挑个好天气 约上您的好朋友 带上您的家人和孩子 一睹为快 关注抖音号:“锡都·个旧”,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个旧! 以上内容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原文转载(包括作者)并注明出处(若因非法转载造成的任何损失由转载者承担,触犯法律者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怎样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请拨打电话:3152532或2123190。如果您有微美文、微故事、微摄影、微心情、微格调、微运动、微健康、微手工、微生活……欢迎致电我们,或者通过邮箱向我们投稿。 投稿邮箱:gjrmtzx@126.com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锡都个旧」,搜索「gjsrmtzx」即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