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家褚时健去世,引起众多关注。很多人没有购买过他的褚橙,却为这个老人的去世感到伤感。
享年91岁,以中国人的观念看,是高寿,但是人们仍然对他的去世感到震惊。因为在很多人心中,他依然年轻,也只有年轻人的死亡才会让人感到突然。
中文世界喜欢用“一个时代结束了”,来形容那些影响力巨大的人物的去世,这样看,褚时健足以称得上结束了两个时代,他拥有两次精彩的人生,也有两次“生命的终结”。
1979年到1994年,他是个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把红塔山打造成著名品牌,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的烟草企业。
2002年保外就医后,他和妻子一起在哀牢山开始第二次创业,2012年褚橙获得成功,他再次成为明星人物。
相比于第一次人生,第二次的成就更为非凡。人生最难的,不是在高峰更进一步,而是在跌入低谷后的重新崛起。
某种程度上说,把前后期两个褚时健结合在一起,算是完成了对“中国企业家”形象的一次构建。
晚年创业的褚时健,处在中国新的时代潮流中。改革开放的第二个20年,个人力量得到无以伦比的重视。
如果说第一个褚时健带领国企改革取得成功,是“集体”背景下的英雄,第二个褚时健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成果,是真正的“民营企业家”。
第二个褚时健的身旁,不但站着王石,也站着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人物,他们代表着企业家这种推动中国进步的新兴力量。
褚时健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的个人命运更曲折。他有点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那些老人,充满热情和欲望,在被命运打倒之后,也给命运全力的一击。
他一点都不像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老人”:安享晚年,带孙子,满世界旅游……
褚时健的晚年是进击的,而不是静止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伤感地说,今天告别我们的,是一个17岁的年轻人。
这才是褚时健留给世界的真正遗产。最动人的,不是美味的褚橙,而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人罕见的品质。
不向命运屈服,在生理意义上的暮年,仍然拼尽全力去斗争、去创造。不去写回忆录追溯往昔的光荣,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去推广自己的产品,专注地去把一件事做好。他没有如今一些创业家身上花里胡哨的东西,却体现出最朴素的真理。
像年轻人一样的“晚年褚时健”,代表着中国当下新的潮流,重新定义年龄,重新定义老年:老年不过是另一个阶段的年轻人,人们可以奋斗终生,至死方休。
他确实称得上“时代之子”这个赞誉,因为他不但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本能地感受到方向,也始终处在这个潮流的最前端。
(张丰)
------------------------------
(匠心褚时健)
--------------------------------
附:褚时健的传奇经历
1928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49
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
任边纵二支队14团9连的指导员
(解放初期的褚时健)
1955
与马静芬结婚
(50年代末期的全家合影)
1959
被打成右派,在农场改造
后任华宁农场副厂长,华宁糖厂厂长
(60年代褚时健一家在新平戛洒)
1979
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80年代褚时健在卷烟车间)
1988
“红塔山”成为玉溪卷烟厂第一品牌
(80年代褚时健率队出国考察)
1990
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
(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左为褚时健)
1995
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
同年女儿褚映群自杀身亡
(女儿褚映群幼时)
1999
被判入狱
90年代中期玉溪卷烟厂引进意大利GD高速卷烟设备
2001
保外就医
2002
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褚时健夫妇在橙园)
2012
“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
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
(金泰果品公司的褚橙选果车间)
2014
褚橙庄园修建完成
(褚时健与马建芬和重外孙合影)
------------------------------
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无悔,也没有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
——褚时健
-----------------------------
致敬传奇,褚老千古。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谨以致谢。)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兴屏号」,搜索「xingpinghaochaye」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