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块写有“宣统元年公米店制”(“制”字左上角还有一个“李”字)字样的石屏清代砖石,“公米店”在石屏的历史里是个什么样的店呢?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宣统元年(1909年)石屏“公米店”房砖
1906年-1908年,石屏三年连续大旱,赤地千里,十几万的石屏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因为干旱种不出粮食而无法度日,部分身强力壮的石屏人跑到外地去给别人打工,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不需要主人家付给工钱,只求主人家能让自己吃饱肚子就可以,这些在外地打工的石屏人干活非常卖力,手脚上长了很多老茧也不敢多休息生怕主人家把他们撵走,像他们这样因干旱在外面四散打工而很久都没有回到家乡的石屏人数不胜数。而那些留在石屏的贫苦人家里的老弱妇女儿童,由于家里粮食吃完,不得已到山里去找寻树皮草根作为食物,树皮吃完许多人饿死在路旁。 这种罕有的灾难发生时,袁嘉谷正在北京学部图书编译局,与王国维、严复、罗振玉等编辑大小中学教科书、参考书;袁嘉谷接到家乡求救信函,寝食难安,四处奔走求助,共筹得白银上万两,汇回石屏发放救济,灾情才得以缓解,为永久计,石屏地方用他汇回的捐款买了大块土地,并建盖了一座可容纳万石粮食的公米店丰备仓,每年所收租谷藏于仓内,遇到灾荒时,即开仓赈济乡民。 据文献资料记载,石屏公米店建于1909年,地址在县城南正街(老粮油加工厂),备有上谷168石(一石大约等于120斤),每年栽种秧苗季节借放给有困难的农户,当年秋后赔还新谷,多者借2石,每石取利1斗,鼠耗5升,借粮户有农户五家联保就可以借到粮食。此外,宣统元年(1909年)公米店建成之初,袁嘉谷奉使东渡日本考察学政回国后至石屏,感叹东洋女学之盛,将东洋女学之益讲给母亲,袁母乃提设女塾,并捐纹银百两,后因经费不足,又提请公议,从丰备仓下拨花银千元为经费,于公米店内开办德后女学。 《女学歌》为民国年间石屏女校钟秀中学校歌,而钟秀中学前身为袁嘉谷母亲徐太夫人筹建的石屏德厚女学家塾,学校地址在石屏公米店(该书藏于石屏县图书馆) 此外,袁嘉谷不仅帮助家乡石屏,在浙江任职时,浙江发生水灾,袁嘉谷捐出800两白银赈灾,并在杭州创办孤儿院;在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文科执教十四年,不要分文工资,还联合云南各地乡绅等,为前来东陆大学读书的学生筹措学费(如昭通的张希鲁、石屏的李乔等皆是得到过袁嘉谷帮助的学生) 石屏人以袁嘉谷为荣,不单是其考中状元为石屏增光,更是因为袁嘉谷一生心系家乡,家乡有难时他寝食难安积极奔走求援,家乡有荣之事他为家乡高兴奔走相告,这是一个身在外地的石屏人浓浓的乡愁之情;而这块石屏公米店的砖,是袁嘉谷一生心系家乡石屏的最好见证物件之一。
参考文献: 1、《石屏县志》
2、《公米店丰备仓记》(袁嘉谷) 3、《忧国忧民的袁嘉谷》(李乔)
袁嘉谷《公米店丰备仓记》 天有缺,则人补之;地有阻,人则通之;物有损,人则益之。人事殊大小,人力殊众寡,而独于尽心,事事济天地万物之穷者,无众寡大小之殊。如吾屏公米店丰备仓可记也。店之设限以屏米之数四百二十京石,佐之以商屋三十六间,田产六十石,合计万余金,皆新集之善举,未一取诸公产者。仓以新式筑,纳日光,透空气,绝鼠穴,砖拦石桓,井井咸备。壬子(1912年)夏,仿社仓法,粜陈而易新,立条规七,共守之。名曰公米,公也;名曰丰备,祝无凶也。夫以乡人治乡事,是区区者,何以称顾。丙午(1906年)、丁未(1907年)、戊申(1908年)之交,大旱连年,赤地千里,屏人十数万堪自给者不及半焉,其他则强有力者,散四方为人拥保。初,不待主人赁,直求一腹饱,即胼胝(pián zhī,指手掌足底的老茧)不敢少息,迄于今而犹亡于外者比比。老弱妇子走山谷间,寻树皮草根以为食,食尽抱树死,否则,卧道左死!官吏视之无睹。嗟乎!使易地以当此,其不揭竿而起啸林者几何?而吾屏人安其生,委其命,死则死耳,不为不义,山川之灵,风俗之美,可谓难矣。虽然亦惨矣哉!当是时,家母以家储济人,日米一合或一勺,复捐资平粜(tiào,平粜: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亦日进心焉耳,未几而吴输金,奥输粟(粟:小米),家弟璧与乡人士散金及粟粜乃太平一时,惨象遂以稍杀,亦曰尽心焉耳。家母乃命家兄谟、家弟璧曰:非米店奚以救,家弟兄倡于前,家兄猷(yóu)应之于省,呼号奔走,任怨任劳,同乡好义之士,咸乐为助,补平粜之耗二千金。复以其余为久之大计。余适任京师,乞诸孙文正家鼎鹿、文瑞、传霖、荣师、相庆,启告天下集众腋以有今日,虽稍稍足慰亲愿,而多尽一分心,或多救一人命,其亦乡父老所乐观,厥成者耶。特是创事非易,守成尤难。考屏之屯仓常平谷九千石,社藏六千三百余石,今无复存,存者惟光绪之积谷,而丰备仓与之并峙。荀子曰:有治人无治法,法且难久存,况法之属善举者,可不慎哉,可不勉哉!抑闻之公米店之初应,适屏立女学之日,女学无资,家母捐百金创之,而犹患不足,公议拨千斤助学。今女学附设,店中实存也。并书诸石,用告来者。 壬子(1912年)夏四月望里人袁嘉谷记 |
|
小编对待家乡的态度是热爱、诚恳的,前面还写过一些关于石屏的小文,大家点开文字或图片即可打开链接 1、九曲三岛时的异龙湖你见过吗? 2、历史上的龙武县 3、那些年的石屏一中 4、古代石屏最老的纸质土地买卖合同 5、古籍地图里的石屏城 6、一门三进士的石屏罗氏家族 7、一块老砖,一座老城 8、一个在石屏历史上只存在了一年的中学 9、一纸官文,诉说着石屏一品武官龙在田家族往事 10、民国石屏宝秀高等小学毕业证书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石屏小生」,搜索「gh_6756189825f7」即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