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下旬,暖风洋洋,布谷鸟啼声 声。听到布谷鸟叫,哈尼族人就会回应一声: “我听见了”。如不应,布谷鸟便会认为,他们没有听见它的啼声,要误农时了。 布谷鸟是哈尼族的神鸟。传说,很久以前,哈尼族不辨农时,农耕一团糟,是天神摩咪派出布谷鸟,把春天的信息带到了人间。从此,一听到布谷鸟的啼唤声,哈尼人便知道, 春天来了,该下田栽插了,布谷鸟叫了,黄饭节到了,该举行“开秧门”仪式了。 这天,哈尼村寨家家户户用染饭花染黄糯米饭,煮红蛋。孩子们用棕叶编成的挂兜装了红蛋挂在胸前,三五成群地在村街上玩耍。而大人们,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 早饭,是黄糯米饭和染红的鸡蛋,招待前来参加“开秧门”的人们。这天,也得让家里的耕牛吃一团黄糯米饭团。牛,是哈尼人家任劳任怨的伙伴,是田间农活的长年操劳者,所以,这样的节日怎能忘了它?牛吃了黄饭团,稻谷就会像黄糯米饭一样金黄, 象红蛋一样饱满。 吃过早饭后,男主人和几个伙伴挑着秧苗赶着到田间去了。女主人则率着 一群头天约好帮忙的女伴,紧跟着也去了。她们都是已婚妇女,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崭新的衣服,表示这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她们不敢怠慢。“只有男人不干的活,没有女人不干的活”,哈尼族谚语说。按风俗,男人是不插秧的,所以,“开秧门”的主角是妇女——哈尼族农活分为男活和女活,男人犁地、耕田、耙田,而像插秧及蔬菜、茶叶等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基本由妇女完成。同时妇女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 到田间了,这天是“秧姑娘”出嫁的日子。在哈尼族看来,世间万物皆有灵和黄饭弄碎拌在一起洒在田里,一边洒一边唱着祝福丰收的歌谣。田里的神,在听着,在看着,在享受着红蛋和黄饭,它将保佑秋收时稻谷的丰产。然后,走进田里,手握一把秧苗,插下第一棵秧苗。 成群结队的妇女们躬腰勤插,纷纷唱起古老的栽秧山歌。歌声回荡在梯田间,在热辣的阳光下,在拂面的春风里。她们不时打上一阵魂,秧苗也不例外。秧苗,是未来稻谷的母亲,是雌性。秧苗栽插进了田里,便是进入了 一个不同的家庭,进入了一个不同的天地,是出嫁了。在梯田的一角,用黄糯米饭和红蛋祭祀布谷鸟,感谢它让哈尼人懂得了栽插节令。 然后,女主人站在田埂上,把一个红蛋泥巴战,嬉闹玩乐着。 日过中午,主人在田边地角摆上了晌午 饭,菜有腌鸭蛋、各种干菜、腌酸菜。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走出水田,洗净了手,围着饭席,边说笑边吃起来。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红河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红河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搜索「gh_fe44287e7443」即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