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可信度: |
|
99% (105) 【我投】 |
|
作者可疑度: |
|
1% (2) 【我投】 |
明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滇南铸造“天启通宝”铜币。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历时8年的吴三桂叛乱平息后,云贵总督蔡毓荣向清廷奏准铸铜币、开矿藏、卖庄田、垦荒地,并责成石屏、建水州勘察矿产资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临安府(治所驻今建水县)铸局铸造铜币,蒙自县等地开炉铸造“康熙通宝”铜币。从此,“商贾往来,络绎不绝,四方来采(矿)者数万人”。到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制钱供大于需,“钱价过贱,钱法壅滞”,奉令停铸。
7 U$ F' d& T* v- G4 _& K1 m # Z( w# N+ Z/ J" Z' G
个旧黑马井18号汉墓出土的钱币清雍正元年(1723年),建水设宝云局,开炉6座,所铸铜钱作临元澄江镇(镇台驻建水)总兵饷。到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奏准,在云南、临安两府加炉9座铸币。
. |/ N) L) R$ G w ' p4 w, p0 P/ q& L: ~
钱币发掘现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广西府(府治驻今泸西县)局鼓铸制币。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开铸,设炉94座,以铜、铅等铸造“云宝”铜钱,铸成后解京,清乾隆五年(1740年)停铸。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复开铸,设炉15座,铸钱作兵饷,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停铸。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复炉8座,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减炉4座,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停铸。泸西县现存大量矿厂矿冶遗址,主要分布于矿厂村、马槽冲、龙潭冲、阿拉坡、板桥河大、小寨等村十来公里长的山梁、箐沟或坡地上。当时的“三盘炉”、“小矿洞”、“矿洞坡”、“铸钱凹子”等地名尚用至今。清乾隆五年(1740年),个旧大量开采锡矿,以满足清廷铸造青铜币所需的大量板锡。于是个旧人口剧增,商贾云集。可谓:“顿令空谷成市廛,洪炉冶炼无休时”。! Z/ b9 c. G* S0 v0 l4 `! a
. W* B8 e0 `, @, f+ `' U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红河史志」,搜索「ynhhds」即可关注。
" a$ f' C1 C }. c9 a" @% F" Z8 g7 l
) j- E8 o; M8 z1 `( q, A*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