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昆明开幕
5月10日
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昆明开幕
省长阮成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云南工作有哪些亮点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有哪些关键词
说了哪些提气的话
一起来看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2.32万亿元。
累计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县摘帽。
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一部手机”系列产品站上行业制高点;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3%。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6000公里,水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加快建设。
云南自贸试验区挂牌,“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开馆运营。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3.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10.5%。
5月10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昆明开幕,省长阮成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聚焦经济发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民生改善……新华网从中摘出最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20句话,@所有云南人,一起来看一看,选出你认为最“板扎”的一句。
(注:“板扎”为云南方言,用于表达夸奖、赞扬之意。)
5月10日下午,陈豪参加昭通市代表团审议审查。记者 雷桐苏 摄
5月10日下午,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参加昭通市代表团审议审查时强调,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促进滇东北崛起,努力把各族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陈豪强调,昭通市要紧盯目标标准,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向新的目标迈进。
要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事业大幅改善的契机,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和资源,发挥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发扬镇彝威革命老区光荣传统,激励各族干部群众以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精神谋发展,奋力促进滇东北崛起。
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5月10日下午,阮成发参加曲靖市代表团审议。记者 陈飞 摄
5月10日下午,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参加曲靖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松劲不动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精会神、乘势而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阮成发指出,近年来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呈现深层次结构性变化,发展基础持续改善,希望继续保持定力、乘势而上,聚精会神、一往无前,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冷静分析问题困难和挑战机遇,扎实细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全面补齐教育、卫生等领域短板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
三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把“六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决守住“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认真细致做好居民就业、粮食安全、基层“三保”等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四要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做大做强做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产品+品牌+企业+基地”有机结合。要积极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解放思想,招大引强,挖掘资源,建设文旅产业大项目,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城市更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提高城镇化率,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数字云南”建设,积极布局新基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上云用数赋智”,拓展数字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去年和今年前四个月
累计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县摘帽。
云南经济总量达到2.32万亿元,在全国的排位居第18位。
九大高原湖泊水质保持总体稳定向好。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8.1%。
建成“数字云南”展示中心、区块链中心。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3%。
90个县通高速公路,怒江美丽公路主线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近2万公里。渝昆高铁云南段开工建设,新开工63项重点水源工程。
为实体经济降成本1350亿元,引进省外资金增长14.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9%。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3.2%,新增城镇就业53.4万人。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开馆运营。
启动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
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至今保持陆路边境病例零输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云南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群众关切事关小康成色,民生改善成就美好生活。要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继续做好10件惠民实事,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
2.全民健康提升工程
3.农村公路建设
4.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5.普通高中建设项目
6.云南惠老阳光工程
7.农村“厕所革命”和旅游厕所建设
8.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9.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双百”工程
10.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
1.交通网助力“辐射中心”建设
2.历史性跨越令人振奋
3.书写最生动的脱贫故事
4.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
5.推动“地沟油”变身生物柴油
6.构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支撑体系
7.让群众看病不再难
在原材料保供、物流保畅、订单开发、商业收储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
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组合拳,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基地”有机结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整合共享
营造数字化生态,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没钱转”“不会转”“不敢转”等共性问题
加强电网改造,完善电网覆盖,加快清洁载能企业用电配套项目建设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化,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