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的梯田规模之广、海拔落差和坡度跨度之大,在稻作梯田中实属罕见。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共有 4706 公顷水梯田,占遗产区总面积的 28.34%。每个田块的面积平均约 120 平方米。遗产区内梯田的海拔最高为 1996 米,最低为 603 米。梯田分布与海拔高程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水稻生长条件。 由于当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显著的立体气候,海拔 2000 米以下的区域,气温、降水等方面的环境都宜于水稻生产;而 2000 米以上的区域,却不能提供足够的水热资源。在海拔 2000 米,当地水稻生长季的气温已相当于世界上目前所知的稻作区的极低值 17 度,所以,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海拔 2000 米以上的区域是不适宜于水稻种植的。 哈尼族将梯田开垦至接近海拔 2000 米,已达到土地利用的极限。除纯粹的自然因素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梯田与森林、村寨之间的关系。保护森林以涵养水源、上留空间以建设村寨,是哈尼族世世代代开垦梯田的规则。 高海拔分布是申报遗产区内梯田的突出特征之一。遗产区内大多数梯田分布在海拔 900~1800 米之间,所占面积比例约为 90%;海拔 1500~1800 米之间的梯田所占面积比例近 40%。海拔落差大是遗产区内梯田的另一突出特征。 各片区的海拔落差均在 1000 米以上。尤其是老虎嘴片区,跨度达到了1393 米,级数高达 3000 级。 由于不同海拔地区的作物品种有别,种植技术也在细节上有所区别,哈尼梯田形成了集寒冷山区稻作、中暖山区稻作、低热山区稻作于一体的立体山地水稻梯田景观。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飞周鱼」,搜索「功能介绍生活之感,心灵之悟」即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