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1日午后的河口,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商店里顾客进进出出,显得格外热闹。突然,从西南方向的高空,传来了好似汽油桶滚动的隆隆声,两架美国“雷公式”战斗轰炸机从一片白云里钻了出来,利用阳光斜射作掩护侵入中越边境的河口-老街上空,美国飞机的突然袭击,燃起了红河两岸中越两国人民心中的熊熊怒火,随即,河口和老街的警报器发出了急促的“鸣鸣”声。 警报就是战斗的命令,高度警惕的河口武装民兵连的战士,立即拿起武器飞快奔向防空射击阵地,一双双眼睛怒视着空中的敌机。苗族女民兵杨正英正在门市部售货,听到防空警报声,一个箭步跑出门冲上阵地,来不及擦去满脸的汗珠,便投入紧张的战斗。她搬运子弹,给射手运送子弹,给阵地作伪装,就像一位久经战斗考验的老战土。这时,红河对岸也隐隐约约传来越南战友的战斗号令声。河口的民兵们纷纷表示:“敌人既然来了,我们就坚决地打。用实际行动保卫祖国的神圣领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一支支装满仇恨的枪管指向天空。 五分钟以后,四架美国飞机排成横队,分高低两层,从西北方向,沿红河而下,向河口-老街市镇,中越友谊大桥及车站俯冲轰炸。红河两岸中越民兵、自卫队的各种武器,对准敌机发出:“贴贴哒,突突突”有节凑的射击声。 有的机枪组来不及上阵地,就果断地爬上屋顶,提起机枪,对准敌机开火。民兵刘雄辉住院动手术,伤口尚未全愈,他就提起机枪冲上阵地猛烈地射击。一排排愤怒的子弹好像一条条火龙向敌机飞去,飞贼顿时乱了阵脚。震耳欲聋的密集枪声,压过了敌机隆隆的马达声,震撼着边境的群山。子弹为敌机布下了天罗地网,一架敌机中弹,拖着一股滚滚的浓烟,歪歪斜斜坠落在安沛区,其余敌机见势不妙,狼狈逃窜,阵地上民兵们欢呼中越两国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 河口-老街的中越铁路大桥巍然屹立在南溪河上。
+ @+ P7 ]( V( I" v0 A2 { 1 K+ [; s, C/ \( n) }$ ~: f
8 U, A: d1 R- [2 j- k/ W
9 F/ f- S5 n0 W$ v5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河口史志」,搜索「ynhksz99」即可关注。
8 [$ F( q! k( t" j* b1 d" c- s* G- x8 r% ` q!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