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6 I, `9 T! ?8 N' v 点击标题下方红河文旅,了解更多旅游资讯。「云南旅游新方向,云上梯田,梦想红河] 在开远众“兄弟”中,小龙潭究竟排行第几,可能谁也无法给出一个板上钉钉、不存争议的定论。 b& o+ \& ?# q- ~7 {
" i. Q) }# y) V! z/ T生活在距今70万年—20万年前的“北京人”,算是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而距今千万年的腊玛古猿在中国是否有活动?云南开远的小龙潭最有发言权。
0 @+ F p P8 k3 |: f3 \3 B- ]1956年,因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的奇物,小龙潭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古猿化石产地,化石“主人”也随即被命名为“开远腊玛古猿”。 , r4 [; y7 a5 G! i& R+ a
腊玛古猿是人类分化出来的第一阶段,被恩格斯称为“正在形成的人”。由于在小龙潭先后发现的还有小河猪、麂、四棱齿象等动物化石,从这些化石和当时的地层资料推断,开远腊玛古猿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林间空地是它们主要的活动场所。 , u& q7 [8 w3 z1 n! p, L
小龙潭古猿化石的发现,让“正在形成的人”的活动时代又向上回溯了一千多万年。1984年泸江公园建成后,那座开远腊玛古猿的雕塑让游人初识了小龙潭的早期“主人”。2019年,包罗开远前世今生的凤凰山记忆客厅,也是从再现这些“主人”的活动开始的。
. o1 z" T5 }. }! h& k(开远泸江公园腊玛古猿捕猎雕像 网络图片) % _1 ] `+ Z* }- W* t! J
% y% w) Y1 T; D开远腊玛古猿能拂去厚重的地质尘埃,无疑让小龙潭声名大振,但其问世却并非有预谋、按步骤地发掘,可以说,完全是小龙潭的煤为“媒”,才让今人有缘“拜会”到那些史前的“祖先”。
; o2 I+ [9 d% _6 k6 U- }9 Y+ \ E"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域外人对小龙潭的煤一直知之甚少,域内人除炊饮取暖外,也不过是通过烧石灰、烧瓦罐等简单粗放的劳作来赚点零花。滇越铁路及个碧石寸轨通车后,小龙潭的煤才开始辐射周边,且用途也越来越广。那时候,从开远跑昆明的米轨列车,一趟来回就要烧煤四五十吨。
1 k: B* t8 T. m5 i毋庸置疑,工业化进程是提升小龙潭知名度的最大推手。1953年落地的开远电厂,是云南第一座半自动化中型电厂,开远能坐上滇南重工业基地的“交椅”,这个总装机7万千瓦的“壮汉”功不可没。而这位“壮汉”的“口粮”,全部来自小龙潭。
@2 i( n: h8 ?+ @) Y: P, x% g- y+ H+ X. N% M+ K
往后,巡检司电厂、小龙潭电厂、大唐红河发电公司等又陆续成为小龙潭煤业的大客户或超级大客户。为此,小龙潭矿务局的年产量曾多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尤其是建在鲁那坡上的小龙潭电厂,是我国在膨胀土上建设的第一座高温高压坑口电厂。与早前的开远电厂相比,这个总装机60万千瓦的巨无霸,满负荷运行日的“食量”竟在1万吨以上。与小龙潭电厂旗鼓相当的大唐红河发电公司,其用煤也极大部分来自小龙潭。小龙潭的煤就这样化作滔滔电流推动着更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加工。 3 f% Z; E' U( Y. z$ h8 A
9 O/ X- Y Y' Z! }
2008年7月,随着4座巨型冷却塔的轰然倒地,小龙潭电厂6×100MW机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小龙潭电厂,又在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中,作出壮士断腕般的牺牲。
( \4 u4 u: J) ?! K说小龙潭,就自然不能绕过小龙潭大桥。1940年1月5日,日机突然轰炸小龙潭大桥,由于毫无防备,大桥的钢梁被炸断坠入江中,同时北桥墩也被炸毁。之后的2月3日、12日、16日,4月25日,日军又先后四次对小龙潭大桥实施轰炸,最多的一次出动战机27架。为确保这条国际援助线的通畅,国军云南高炮大队应时而生,并布防滇越铁路沿线。就是在河口至碧色寨路段拆毁后,小龙潭大桥仍“因防空得力”而铁龙如梭、车轮滚滚。 2 V7 s. y; [: E" g5 K' _
+ f& `) ~6 L I2 J" w' c& M2 ^
* d& s) V! W' J( z2 K. i g$ N% E: t阳春三月,在拐过一道道急弯,翻过一个个陡坡之后,笔者终于走进了素未谋面的小龙潭。虽然与这里的史前主人即无血缘、更不同宗,但在路过古猿化石产地之时,一种缅怀崇敬之情依然由衷荡起。
: y$ z7 k3 i; b5 m# l+ k驻足小龙潭大桥,那断头的钢轨、腐烂的枕木默默无语,那斑斑的锈迹、滔滔的江水确似乎有些小兴奋。面对好事的来访者,那呼呼的风声,仿佛特别激动,它们好像是想帮坡上那些断垣残埂、战壕弹坑说点什么…… 4 J+ D6 A3 y$ Q7 ^8 M. q- ?8 v
. N. I9 f0 @2 B# U6 ^
小龙潭是南盘江留给云贵高原最大、也是最后一个盆地。在这里游曳不过两公里,且随即调头东去的南盘江,居然把巴掌大的小龙潭分成江南、江北两片天地。
0 i6 o: f+ o/ w/ K# ]7 f+ Q0 Y v& X% e/ Y1 {! M/ m
从坡头往下看,在坑底作业的那些重型机械犹如一只只豆大的小昆虫,比蚂蚁还小的工人就很难被发现,更不用说看清楚了。那一刻,笔者所感慨的不是人类的伟力,而是自然的博大,是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7 W6 W9 ^8 k1 Z5 A夕阳西下,道法自然的南盘江依然不舍昼夜。逆光看去,西面山腰上的一片葱绿极为惹眼,那是采空区生态修复再造的一条林带,这一大手笔着实让那些石漠化的“远亲近邻”颇为羡慕。 8 x& ~' R2 X$ R' e0 y% c) w
此刻,笔者也无心再纠结小龙潭在开远的排行。唯愿这片孕育过许多神话的宝地,山更青、水更碧、天更蓝;唯愿一路前行的小龙潭,不会将自己鼓鼓的“行囊”遗忘、落下。
8 _9 G9 @2 I0 O4 r A6 Q
7 L0 j3 n# u2 N# y# ~8 W文:朱忠 图片:鲁海燕、宗明 来源:人文红河
2 ?" I5 ?7 C' v 声明+ ?3 `9 g( Y4 a; }- |; M( N7 e
本文为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j6 P! _) Y) y, z/ ] 2 Z7 p9 P+ i1 w5 B+ S" q I
/ K; m; m' B; f4 \) V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 o2 [' N6 `, h) h$ v
- x- \7 K4 ^+ W9 f1 g! V+ A: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帅哥美女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1196949580@qq.com
9 w, p+ @& i1 c% e* z) l) ~0 R H p' R' C; M! y
MORE
' M+ O' K$ S5 S) ~0 W4 X) `往期精选:2 `$ E9 z# k A; m
建水,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去了一趟菜市场,糟心事没了......“酸”住你的心!这个夏天,来红河品酸去暑气吧!乌铜走银、阿细先基、烟盒舞...这些东西你知道吗?带你走近红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点赞!我州有2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给你科普一下有哪些?(上)1 T% i- n% k& B0 L
7 ^9 R* f5 {* B+ d# z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红河文旅」,搜索「lyw08733732276」即可关注。
( W; [: ?$ D- u3 u4 ~% d
9 j$ V+ h0 D2 K9 ~5 V+ i! t
|